以下文章來源於香港和韻曲社 ,作者楊守松
編者按:
黑色一月,曲苑噩耗不斷。還未走出張繼青先生仙逝的哀痛,又傳來古兆申先生駕鶴西歸的悲訊!
曾看過古先生就崑曲《長生殿》訪問顧老的一篇文章,後來陸續從曲友那裡得聞一些古先生的訊息,又蒙曲友推薦看先生親自整編的浙昆版《紫釵記》,對先生充滿景仰。 去年還在和王建農老師說,有機會去香港,定要拜望古先生。不料,還未及謀面,先生就駕鶴西去。
王建農老師回憶,大約在2004年前後,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設立了一個笛子工作坊請老師去傳承。當時近二十名崑曲愛好參與了為期二十餘天的傳承,古兆申先生幾乎每天都去。課間,常見古先生與曲友們就崑曲的咬字發聲及唱腔進行交流,是個非常嚴謹、做事認真的人。期間,古先生還安排對老師進行過一次電台訪談。古先生給人印象是:低調、朴實、謙遜、願意分享,毫無保留。 驚聞古先生仙逝,王建農老師倍感悲痛,囑曲社敬送花圈寄託哀思。